春季叶类菜四项管理措施,你使用了几项
春种的叶类菜包括苋菜、小青菜、上海青、木耳菜、茼蒿菜、荊芥等。只要是以食叶为主的菜,都在此列。种植这些菜,方法简单,食用方便,吃着放心,是大家种植的主要菜类。但要使叶类菜长得好,在管理上,要各项措施相互配合、灵活使用,才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一、间苗及时,定苗要早
种植叶类菜一般不需要育苗移栽,大多以撒直播为主。当然个别菜例外,如甘蓝、上海青等。直播的叶类菜,大多播种量稍高,主要怕出苗不够。所以在播量高的情况下,出苗都较多,显得苗与苗有拥挤现象,如不及时进行疏苗,促进植株间通风透光,势必会导致田间郁闭,形成徒长类的高脚苗,为以后健壮生长节来隐患。
间苗时间一般从子叶期开始,也叫“十字”期,剔除疙疙瘩苗,疏通苗与苗的间距,期间视出苗情况,间苗2次,3叶期进行定苗。定苗按蔬菜品种而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结合定苗一并去除去病苗及弱苗。
二、干湿交替浇水
叶类菜比起茄果类蔬菜,在相同时间内浇水较多。但也不能连续浇水,浇水过多土壤空气减少,根系由白根变成黄根,生长缓慢,且产品质量下降。有些人种叶类菜,越浇水浇苗越少,且不发棵,道理就在于些。因此,春季种植叶类菜浇水,要遵照干湿交替,保证土壤湿润的原则,进行科学浇水。
具体做法是:一是3叶期前不浇水,如遇天旱,为促进幼芽不缺水,补水宜采用喷雾法湿润土壤,不要直接浇水,更不能浇“盖头”水,即从上往下洒水。有些芽苗出的很整齐,浇几次盖头水后,芽苗不见了,原因就在于此。二是3叶期以后浇水,要小水轻浇,不能大水漫灌,达到水过地表无明水,以此保持土壤通气不板结,地温不降低,促根系健壮生长。三是气温升高后,菜株长大,蒸发量加大,需水增多,增加浇水次数,看菜的种类,一般3~5天浇一次水。叶菜采收后,随时补水,以水促叶片生长。四是浇水要根据温度而改变浇水时间,气温在2度5以下的阶段,浇水时间在中午,以免早晚浇水降低地温,影响生长。当气30度上下时,可以在早晚浇水,不能在中午高温时段浇水。
三、合理追肥
叶类菜是以绿叶为食材,而绿叶的形成主要需要氮素,也就是说需要氮肥相对多些。但不是说不需要其它肥料,对磷、钾、钙、铁等元素还有一定需要量。所以在追肥时,氮磷钾肥料都要施,只是以氮肥为主。追肥时间从定苗后开始,在底肥充足前提下,一般2~3次追肥即可。第一次施提苗肥,每亩用尿素10~15斤,第二次为团棵肥,每亩用复合肥15~20斤,或者腐熟有机肥1方左右。不结球的叶类菜,追两次肥就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第三次施肥为结球肥,施在结球的菜上,如结球生菜,甘蓝等,每亩施尿素10斤+过磷酸钙15斤,补充钙元素,防止干烧心的发生。
四、无公害防虫
叶类蔬菜在春季主要害虫是蚜虫和菜青虫。考虑到食用安全,不提倡使用农药防治,使用无公害防治方法。
1、防蚜虫:黄板诱杀蚜虫,将黄板挂于菜地中,每亩20~30张。
2、防治菜青虫:使用Bt杀虫剂。也可用0.2%菜青虫体液防治菜青虫,具体方法是:每亩用0.1公斤菜青虫,捣烂,对水毫升、洗衣粉0.05公斤拌匀,再加水50升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还可以用新鲜黄瓜秧2公斤,加少许水捣烂,滤去残渣后加3倍的水喷洒,或用新鲜红辣椒1公斤,揭烂加水8~10公斤,加热煮半小时,取其滤液喷洒,浓度越高防治效果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