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天台湾美食游记之台北夜市

 

夜市生活可能是台湾最知名也最具代表性的饮食生活了。不同于我小时候在成都还残存的夜市,那时是服装玩具录音带小吃样样都有,而台湾的夜市主要是小吃摊的聚集,服装等杂物摊位都以小吃聚集地带为中心围在四周。可以说,台湾的夜市其实就是一片由无数挤满小吃摊子的小巷子组成的大食代。

台北夜市(一)–公馆夜市

首先要先纠正一个概念,在台湾,夜市并不是只有晚上才有的,一般夜市的大部分摊点从中上午就开始营业了,一直开到午夜时分。

在台北,很多知名大学周围都有一些规模很大的夜市,这些夜市和一些观光夜市如士林夜市不同,它们都是针对本地年轻人的本土化夜市,味道和价格自然胜过以士林为首的观光夜市一百倍。

像台大附近的公馆夜市,师大附近的师大夜市和世新大学附近的景美夜市,都是一些很本土很优质的夜市。而晚上下课,同学们便会三五成群地来到夜市尽享一天中最精彩的几小时。

公馆夜市,位于台大正门对面,规模很大,也吸引着很多其他高校学生和工作人群前来光顾。夜市里有三到四个著名摊位是常年排长队的,其中最负盛名的陈三鼎黑糖粉圆鲜奶便是排队排到交通堵塞的典范。这家店的招牌奶原名青蛙撞奶,青蛙指的是粉圆(糯米或红薯淀粉制成的糯糯小丸子),大概是因为联想到了青蛙卵吧…后来这家的生意太好,名声太大,加上他们又坚持不开分店保证品质,冒牌的青蛙撞奶开始泛滥台湾的大小夜市,为了维护其名声,陈三鼎青蛙撞奶正式更名为陈三鼎黑糖粉圆鲜奶,并且注册了专利。第一次去公馆夜市便被台大的皇羽哥领到了陈三鼎排队,看到九九十八弯的队伍我都绝望了,不过还好工作人员动作麻利,队伍挪动很快。

上图:火爆的陈三鼎店前堵塞交通的排队人群;下图:店内名牌上还维持着以前”青蛙奶”系列的经典名字。

所谓黑糖,便是我们所说的红糖,这个30台币(6块6人民币)一杯的招牌黑糖粉圆奶的配料其实相当简单:红糖汁,光泉纯牛奶(台北最优质的牛奶品牌),黑糖粉圆(糯糯的黑糖汁浸泡的小丸子),但这几种简单却优质的配料,加上绝密的比例配方和坚持不开分店独此一家的专注精神使得这家店成了公馆夜市的神话。皇羽哥不住跟我感叹:”你看他们摇一摇(调制黑糖奶最后要摇杯)就是30块。”捧起来之不易的陈三鼎黑糖粉圆奶,吸下第一口,的确感动了,温热焦香的黑糖粉圆和冰爽浓滑的纯牛奶交织出了顶级的口感体验,实在让人欲罢不能。从那次以后,我每次去公馆夜市必排陈三鼎,排到至少买三杯,喝两杯,剩下一杯喝不了的话就打包!

左图:正牌陈三鼎出品的黑糖粉圆奶;右图:店外堆满了光泉鲜奶的空瓶,足可见用料之优。

公馆夜市的大肠包小肠,车轮饼,润饼,割包,麻辣鸭血,脆皮臭豆腐,猪血糕,鸦片粉圆也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大肠包小肠:其实就是外面一层糯米肠包着里面的肉肠,再配上秘制的酸甜酱汁和榨菜,蛋丝等,是一道非常著名的台湾小吃。

上图:公馆夜市著名的大肠包小肠

脆皮臭豆腐:臭豆腐用油炸过呈现出外脆内软还多汁的口。我发现台湾人给小吃命名还是很有些意思的,其实同样的东西在咱这儿就叫油炸臭豆腐,这是从烹饪方式来命名,但台湾人却喜欢从口感上来命名起到夸张和勾引食欲的效果,例如脆皮臭豆腐,爆浆蛋糕,甜不辣,雪花绵绵冰等。扯远了,公馆夜市的得记脆皮臭豆腐是我在台湾甚至有生之年吃过的最好吃的臭豆腐之一,另一家在台中,这在以后的台中专辑里会做介绍。这家的臭豆腐为保证脆皮的品质,一律现点现炸,为吃上一盘至少需要等待7分钟。

上图:店内的温馨提示

臭豆腐上桌,每个脆皮豆腐上面都被戳了一个洞,里面注满了无比鲜美的汤汁,这时我们要做的不能是马上就吃,而是夹一枚豆腐到小碗里,往上方的破洞里塞进搭配臭豆腐的泡菜,再点缀一小勺辣酱,然后轻轻夹起,快速一口入嘴,然后,你就流泪去吧!酥脆的外皮里爆出汹涌的汤汁,滑嫩的豆腐内心和爽脆泡菜的冲击形成了第二层口感,独特辣酱让人更加开胃,最后便剩下臭豆腐的独特回味,让你立刻拾起筷子,再来一枚!

上图:得记脆皮臭豆腐;下图:泡菜和辣酱是吃脆皮臭豆腐的标配

割包:发音读”gua”包。说白了就是荷叶饼加卤五花肉,但肉却是台湾的咸甜口,非常软烂,再搭配特制榨菜,肥而不腻。你可以自行选择五花肉的肥瘦比例,像很多台湾MM就会选择全瘦肉割包。

左图:公馆夜市著名的蓝家割包摊前总会排队;右图:动作麻利的老板在制作割包

猪血糕:这也是不得不提的经典台湾小吃,让人上瘾。跟名字一样血腥,这就是用猪血和糯米混合后蒸熟的紫色米糕。老板会从一个木制的蒸盒里取出一条猪血糕,然后在加了盐和糖的花生粉里滚一圈,再沾上一层香菜,直到它们严严实实地包裹住了血腥的紫红色。猪血糕入口,软糯咸香的糯米夹杂着脆脆颗粒的甜花生粉,没有丝毫的血腥味儿,只留下无穷的甘甜回味。

上图:香糯无比的猪血糕

麻辣鸭血臭臭锅:来了台湾才知道台北人是多么喜欢小火锅,他们对之有另一个称呼,臭臭锅。公馆,师大,士林,西门町这些地方都有臭臭锅的踪迹,锅有很多口味和食材供搭配选择,像麻辣锅,咖喱锅都是人气很旺的锅底。来到这家专卖麻辣鸭血的臭臭锅店,身为四川人的我不得不说,这公馆夜市的麻辣鸭血锅实在是太辣了…而且是没有油的干辣。台北人林干爹告诉我,大部分台湾人还不能接受四川火锅那样飘着一层牛油的火锅,觉得太油腻。这种臭臭锅的汤低有着一种奇妙的药材味,可能这就是”臭臭”的来源吧,但个人还是吃不太惯这种没油的辣锅。

左图:得记的麻辣鸭血臭臭锅店内;右图:得记的招牌,这也是卖上面提到的脆皮臭豆腐的店

同样闻名公馆夜市的还有一个健硕老绅士现烤现卖的车轮饼,这是一种圆形的,用蛋和面粉调出的面糊烘出类似四川蛋烘糕的外脆内软的外皮,再在中间加入红豆或者奶油等馅料的小甜饼。这也是配料简单的小吃,但是用心的态度和多年不变的配料火候却铸造了这家车轮饼不倒的口碑,这家每次也需要排很长的队,有学生也有老人。为方便老绅士照应,烤饼的炉子就一口,出品速度级慢,队伍就不见挪动,但仍永远有很多人为此排队。

看到这一幕,我图突然明白了,正是有了这些良心且坚持的小吃摊主和识货且愿为之付出时间的食客,才得以让这些优质的台湾小吃名扬四海。

台北夜市(二)–师大夜市

师大附近的师大夜市恐怕是台北高校附近夜市中占地和名气都最大的一个了,来台北不能不去师大夜市。第一次逛师大夜市,还没进去就已经头昏眼花了,各种小路巷口,每条路里面都是鳞次节比的小吃摊位,并不是像士林观光夜市那样所有小吃都集中在一个大棚里面。还好有我的当地领路人彦佑同学带领,我才不至于迷失醉死在幸福的夜市里。

师大夜市最负盛名的大概便是卤味和生煎包了。第一次听到卤味这个名字以为它是和大陆卤鸡爪一样的饭后”香香嘴”,后来才知道台湾的卤味是从主食到肉类蔬菜全齐,连汤带水的一顿正餐。彦佑带我进了一家人很多的卤味店,叫大台北平价卤味,这家是师大夜市排队最长的两家卤味店之一。我们拿着小筐,自行挑选了猪皮,鱼豆腐,科学面,猪血糕,板条,金针菇等等,这里解释下科学面,其实就是我们的方便面,不过没有配料包,单纯卖面,而且量很少,来自卤味故乡台南的彦佑告诉我科学面是吃卤味必点的;之前提到的猪血糕,这里也可以煮进卤味,而板条,是一种米浆制成的扁宽米皮,是卤味里我最喜欢的煮物。

上图:热气腾腾的卤味店

上图:卤味的必配,台湾人的儿时记忆–科学面

选好食物后,煮卤味的小台妹便收走我们的小筐,贴上编号,也给我们一张,让我们10分钟后过来取。我可不能容忍在这里浪费的每一分钟,安置好彦佑便去对面的芝士马铃薯店买了一只鲔鱼西兰花馅的芝士烤马铃薯(在台中专辑中会做重点介绍),回来路过煮卤味的大锅,飘来浓浓卤水香,仔细一看,浅棕色的卤水滚动在一筐筐新鲜食物周围。卤味小台妹娴熟地提起一筐煮好的卤味,略微粘稠的汤汁就顺着筐边流下来,然后倒进一个大盘子里面,加一勺卤水,再撒上台湾的甜榨菜和一叶紫苏,这碗卤味便开始等待主人的领取了。凑上前一看,盘子上贴的编号跟我手里的一样,大喜,赶紧取走,左手芝士马铃薯右手慢慢一大盘卤味,凯旋归来。

上图:满足的一大盘卤味

卤味的形式其实很像我们的麻辣烫,不过是咸甜口的,带着一种独特的香气,也有人不喜欢这股味道觉得很闷,反正我很喜欢就是了。卤味算是我在台湾所吃频率最高的食物之一了,还有就是润饼,不过很遗憾没有给它拍照。

上图:和卤味的虚幻合影…

吃完卤味,看见一家正宗重庆老麻抄手店,很是震惊!老板果然是大陆媳妇重庆人,我二话不说便请彦佑进去吃了顿红油抄手,是改良后的甜辣口的,后来才知道红油抄手在台湾很流行很普遍,彦佑却觉得辣,便又带我去了一家火爆的饮料店,点了他们招牌的多多绿,这个名字可以展开为:养乐多绿茶。一杯CC的饮料,用两瓶养乐多和新鲜冰绿茶调制成,不再有其他任何添加,一杯20台币(4块4人民币),物美价廉是这款饮品的制胜法宝。

上图:台北夜市的甜辣味红油抄手

台北人爱吃生煎包,无论是景美,士林还是公馆夜市,有夜市的地方都有一家闻名的生煎包店。而对台北人而言,只要提到生煎包,便都会想到许记生煎包–这家师大夜市里的名铺。这家名店的店面其实很小,就是一个推车的小摊,但却吸引了无数老饕前来排队解馋。许记的包子,皮特别软香,底部却是脆香的饼底,馅儿是猪肉白菜的,鲜嫩多汁,煎好后老板会在一锅包子上面撒上一层厚厚的芝麻,然后起锅。包子买了必须马上吃,否则包子里的汤汁便会破坏酥脆的包子底。这样的明星包子却坚持多年不涨价,25台币5只,60台币12只,相当于1块人民币一个,在台湾这算是很实惠的包子了,想起我们的天价狗不理包子,实在汗颜呐。

上图:闻名台北的许记生煎包

中午的师大夜市,差不多所有店铺就都开了,到了晚上的上班和放学时间,这里便会热火朝天人挤人。第二次去师大夜市,我和同伴挑了周三的中午。挑周三是因为那天汉堡特价,挑中午是因为人少,可以增加排到阿诺法式可丽饼的几率。

因为师大附近有很多老外教书,所以这家夜市的小吃也有一些相对国际化。可丽饼在大陆也叫法式煎饼(这名字…),就是蛋奶糊摊成的脆饼里卷上咸的肉菜或是甜的冰淇淋奶油等的简餐或餐后甜点。阿诺家的法式可丽饼是师大夜市的招牌之一,走进夜市随处可见手捧巨大诱人可丽饼的正妹。我们随便问了一家店铺,便在指引下找到了这家火爆的可丽饼店。

上图:阿诺法式可丽饼店

大概是因为中午,这家店前还没有到排长龙的地步,不过在我们前面还是排着6,7个待做的可丽饼。看菜单,太丰富了,咸口的有鲔鱼(金枪鱼),烤肠,猪扒,鸡扒等十来种口味,上面还会铺上厚厚的一层生菜丝;甜口的那就更多了,芋头红豆,奶油配各式新鲜水果,香蕉巧克力,抹茶红豆,冰淇淋配各式水果,黄油巧克力等等,起码有50余种,还可以自己选配料搭配。考虑到呆会儿还有汉堡大餐,我点的是甜点性质的草莓奶油可丽饼。蛋香浓郁香酥脆热的饼皮搭配冰爽柔滑的奶油和新鲜草莓,一只巨大的娇艳尤物拿在手上,看图说话,不多解释了。

上图:无比诱人的草莓奶油可丽饼

买完可丽饼直奔下一站:evans’burger。这家店专营地道的美式汉堡,很像火爆北京三里屯的let’sburger。汉堡很大,牛肉很厚很新鲜,不得不说,这样的汉堡已足以揭下其固化人心的垃圾食品的标签,取而代之的,是新鲜,健康,美味和时尚。平日里,evans的汉堡是卖两百多台币以上,而每周三的中午特价套餐,一个麦当劳两倍大的芝士牛肉堡,沙拉,薯条和一杯饮料只要一百台币(22块人民币)。

上图:evans’burger周三超值的台币大汉堡套餐

挤进店里,已经没有座位了,店外站满了等位的人,不过我们有先见之明地提前派出MU同学去占了三个座。坐下,三人用三秒时间点完了元特价餐,便开始边吃可丽饼边等待大汉堡。待汉堡上桌,我们还是为其分量之大振奋了,一刀切透牛肉饼,牛肉特有的奶香开始四溢,嘴立刻凑上去吸吮渗出的肉汁,无比性感。MU更是打包没吃完的一块,回去凉吃,这奇怪的吃法竟然更加凸显了牛肉特有的奶香味!22块人民币的价格,我再没吃过如此水平的汉堡大餐。

上图:evans’burger厚厚鲜嫩的牛肉饼

师大夜市同样让人惊艳的还有好好味港市菠萝包的冰火菠萝油,就是夹了黄油的菠萝包。烤的金黄酥脆的菠萝包夹上冰冻的厚片咸味黄油,进口的感觉只能用MU同学的经典语言形容”那是冰火交融的快感”。

上图:大排长龙的好好味港市菠萝包店;招牌冰火菠萝油

师大夜市里除了美食还有许多服装店,物美价廉,很值得一逛。交通也很方便,可以乘捷运到台电大楼站下车步行10分钟即到。

图文转自









































北京白癜风怎么治
南昌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yeechina.com/scxg/3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