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生菜农民生财
寻甸先锋镇大竹箐村种植生菜农民生财
最近一段时间,寻甸县先锋镇大竹箐村委会热闹非凡,来批发购买生菜的商贩络绎不绝。这里的生菜品质好口感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大竹箐村利用清甜爽脆的生菜打响了知名度,也打通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眼前这个正在认真检查生菜质量,指挥装车的男人,是大竹箐村多年的老朋友李健。从大竹箐村08年种植生菜开始,到现在九年的时间,李健一直和大竹箐村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什么如此青睐大竹箐的生菜,李健给出了他的答案。供货商李健:“原来伟城公司基地种出来质量好,我们过来拉了几车,第二年开始农户就自己大胆的去种这边生菜的品质相当好,与其它地方不同,它的生长期是60天,其它地点是45天,气温也适应,种出来的生菜口感好,可以发到广州、深圳、马来西亚、香港、澳门、泰国都需要这个菜。”
李健采访中提到的伟城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是08年大竹箐村委会为了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选择合作的种植企业。大竹箐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无污染的肥沃土壤,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优势十分明显,可怎么把这张“金名片”推广出去,让大竹箐村委会主任张兴华没少下狠功夫。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最终选择了和嵩明伟城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有效带动了大竹箐村的村民种植生菜、苕菜等经济作物。
寻甸先锋镇大竹箐村委会主任张兴华:“07年之前还是采用这个老一套的种植模式,他是种这个马铃薯之前马铃薯的收效不怎么好,之后发现种这个生菜,找到嵩明县伟城公司,引进他们来帮助我们种生菜,现在(规模)也达到一万亩生菜、五千亩的苕菜,采取复种模式,先把生菜砍掉采收掉之后,再把苕菜栽在上面,直到现在老百姓的收入翻了将近四个翻,人均纯收入达到四千五(六)这个阶段。”张主任告诉我们,说起大竹箐村的生菜种植,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杨青义。之前,杨青义也和村里的庄稼人一样,苦于高山之高,偏村之偏,每年种植一点土豆玉米勉强糊口。在村党支部引进生菜种植之后,杨青义是大竹箐村首个“吃螃蟹的人”。勇气、魄力、辛勤的付出,再加上有党支部这座牢靠的大山,脱贫致富不再是遥远的梦想。杨青义富起来之后,没有忘记乡亲们。在他的带动下,大家渐渐摒弃了以往种土豆、玉米勉强渡日的模式,开始大面积种植生菜。大家都亲切地称杨青义为“小卫星”,意为他像卫星一样有辐射力,发光发热带动大家。其实,成功背后必然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在刚开始种植生菜时,杨青义也碰到了很多难题,但是村委会、伟城公司都给予了很多的支持,才让杨青义摘了贫困的帽子,才能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
记者:“种植初期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寻甸先锋镇大竹箐村致富带头人杨青义:“肯定有困难,但有困难伟城公司包括村委会会派人来指导你怎样打药水,怎样栽种,包括菜的株距、疏密度、薄膜的宽与窄,都要下地亲自辅导,大家才有这方面的技术,当初伟城公司08年引进生菜种植的时候也是靠村委会,伟城公司带动我们,之前我也是贫困户,通过种菜去年已经脱贫了,伟城公司进来的时候也带动了周边这些村民也希望这些村民脱贫致富。”
寻甸先锋镇大竹箐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致富的新希望。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起劲,脱贫致富的信心就会越来越足,步伐会越来越快,让我们一起期待着那一天的来临。
本台记者李顺启赵睿
监制I鲁兴宇张勇军
责任编辑I李顺启
执行编辑I诸银蔡芳
寻甸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