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岭讲故事生菜会南番顺的借贷日
南番顺地区一个重要的节日———生菜会。广州人传统认为,这天可以向观音借来钱财,而民间的庆祝活动亦是精彩纷呈。今期就为各位老友介绍一下生菜会的习俗,看看习俗的背后有何文化渊源。
在清代的《点石斋画报》中有这样一段介绍:“生菜本名莴苣,粤人因其菜名可生食,故以名之。每届新岁,居民互相赠答,盖取生发之意……是日肴馔中虽水陆并陈,必以生菜为主,以至老圃皆利市三倍。虽价值稍昂,人亦不靳有利市以赴会者,烟苗露甲,嚼齿香生,有会后市归以取生机者。嫩绿柔青,盈筐满箧,亦一时之佳话也。”说的是新春时候,广东人借生菜这样物事以表达“生发”的美好愿望。从年宵花市,广州人将一盆盆种有生菜、生葱的盆栽买回家中,寓意来年家宅生财、孩童聪颖,到年初一醒狮采青,主人家从狮子口中接过生菜,寓意“接财”———普普通通的生菜,在广州人的习俗里头,却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而到了生菜会,可谓是生菜担纲作头牌的时节,新年“生财”的发愿,在这时就到达了高潮。
(点石斋画报)
生菜会进行的地点,通常是当地的观音庙地面,或者是因为传说中的“观音开库”就是正月廿六,神人开库放财,凡人祈福生财,正正吻合生菜“生财”的寓意。一般来说,生菜会的传统仪式,在正日子的时候就开始,先是醒狮参拜观音。到了正日辰时,则是大规模的醒狮活动,周边人家纷纷参与其中,迎候狮队到自己家门前边采青。下午时分,通常是抢花炮。每个花炮各有名堂,诸如“百子千孙炮”、“发财顺利炮”这些,抢到由花炮炸出的花球者,则意头大好,需在来年的生菜会上拜谢观音“还炮”。
同时,酬神大戏也在子时开始上演,一连几天昼夜连场,通宵达旦。另外,观音庙中,善信们亦纷纷前来祭祀观音,或向观音借财,或向观音求子。在坊间有这样一种说法,说的是三百年前,有条村发生了一场瘟疫,不少村民因此丢了性命。某天,在观音庙前出现一老妇人,点化百姓,生菜包蚬肉治病,然后妇人化作一缕轻烟远去。相传这老妇人便是观音的化身,所以,每年观音“开库日”人们便来求药,到了后来开“药库”变成了开“财库”,求药变成了求财。因此,生菜包也就成为了这天的一样必不可少的食物。所谓的“生菜包”即用酸菜、生姜末、蚬肉和韭菜混合炒熟,拌上米饭,用洗净的生菜叶包好,再蘸上辣椒酱来食用。从前广州郊野更有百姓席地而坐,聚而大啖生菜包的景象。
此类民俗活动,在珠三角地区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在往时,今广州坑口、南海官窑、顺德勒流、番禺沙坑、广州等地都有生菜会习俗。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