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与史炎的故事生菜阅读
上周三和周五,我先后看了两场演出,一场是小剧场的脱口秀表演,地点在源咖啡,观众有几十位,演员有10来个,压轴的是生菜阅读的次席撰稿人——史炎老师。
一个多小时的演出,来自五湖四海的脱口秀演员逐一上台,确实如开场前史老师所说的,水平参差不齐,段子也有荤有素。甚至口音也覆盖了广东,新疆,纽约等各地普通话,而且场地音响条件也比较一般,大约有15%的内容完全没听清,听清的部分里面大概有20%的梗没有得到(过冷,谐音,脚趾动等),然而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这是个很棒的演出,至少在这2小时不到的时间里,大家一起欢笑,一起起哄,很是值回票价(虽然是史老师请客)。
演出前我还在和史炎探讨把这个演出搬到蜻蜓FM里的可行性,当时史老师和我解释了半天这个不适合搬到线上的诸多原因我还不是特别理解,可是演出看完以后我一下子就懂了,在这个封闭空间中的90分钟的体验,其实是无法复制,也无法以任何技术手段传递出去的。甚至我相信即使完整的录下来,让观众自己来回放,都会觉得兴味索然。但是只要那个时刻你在那里,就会情不自禁的和周围的人一起击节叫好。
另一场演出是昨晚,德云社的二十周年巡演上海站,地点在长宁体操中心,观众大概有几千人,演员也是10来个,时间大约4小时,德云社巡演的标准阵容,虽然小岳岳和少班主都没来,可是光老郭和于谦就说了一半多的时间,其他助演也是各显神通,我和全场几千人真真四个小时笑着没停,到后来连喝彩鼓掌的力气都没了。这是我第二次看德云社的演出,这次和8年前相比,德云社的演出团队成熟多了,无论主演助演,都游刃有余。包括老郭自己,毕竟年过不惑了,也比当年少了些许激情,却隐隐然已是一派宗师风范。
今天写本日推送的时候,我突然觉得仿佛这两场演出就像一种时空穿越一般,当年的老郭,在天桥剧场带着德云社说相声的时候,也如今天史老师一般,几十块钱一张票,送你一碗茶一把瓜子,正如今天源咖啡里人手一杯的咖啡。观众多的时候几十个人,少的时候不过寥寥数人,老郭到今天一直津津乐道德云社当年面对一个观众也坚持演出的故事。而今天的史炎,和当年坚守相声的老郭类似,也有着一个在中国普及脱口秀事业的理想。史炎和我介绍了很多次什么是脱口秀,为什么要做脱口秀,为避免误导观众我就不引用了,好在现如今要看史炎的演出要容易的多,每周三晚7:30在源咖啡,每周四晚的东方卫视《八零后脱口秀》也都可以看到,建议你们和史老师直接面基,了解他的脱口秀梦想。
不过史老师有一个计划我可以先行透露一下,就是到年交大建校周年的时候,在校庆大会上表演脱口秀。我觉得这事儿相当靠谱,所以都把Calendar的提醒设置好了,真到了那天,你们来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