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穿奥黛的姑娘
这是梦随风万里的第69篇文章
春节后去了趟越南,好将七大姑八大姨沉甸甸的关怀释放一下。
临行前,朋友们最多的问题是:“你是不是去买媳妇的?”之后做低头忸怩状,继续道:“能不能给我也捎一个……”也有朋友担心那里不安全,怀着永别的心情送我,临别时说,万一侥幸活着回来别忘了给他们带礼物。
之前我对越南的印象,皆从书本或网络得来,印象无非是:贫穷、越南新娘、社会主义国家、越南战争、跟中国的南海领土纠纷……
出发之前,印象只是印象,去过之后,才知一切都不同了。
一、别样的城市
七天的时间,去了河内、顺化、会安、芽庄、胡志明五个地方。越南是个南北狭长的国家,我也由河内一路向南,最终到达胡志明市。五个城市风格各异,很有些意思。
由广州出发,抵达越南第一站是河内,越南的首都。由机场到了河内市区,第一感觉无比惊讶:这哪里是穷国该有的样子?!街道虽窄,却洁净无比;建筑矮小老旧,但不乏精致典雅;行人熙攘,却也看不出穷困,举止穿戴与国人无异;满街的摩托大军,虽没有国内的豪车呼啸,却多了几分烟火之气。小雨过后,两个妇人在街头卖花,让我对这座城市更多了些喜爱。
尤其是河内的建筑,大多为法国风格的小楼,最高不过六层,一般是三四层。整座城市皆如此,放眼望去,没有一大片黑压压的高楼密布,给人安逸闲适之感。小楼被漆成亮黄色或是蓝色,时有鲜花或绿植装饰窗边,无比温馨可爱。
在河内还去了趟胡志明陵,那里存放着开国领袖胡志明遗体。参观的队伍很长,大多为越南本地人,也有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我专门为此翻过历史,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开国领袖之中,功过相比,胡志明的功似乎更多一些。所以越南人对胡志明的爱戴,更加朴实真挚。
胡志明陵的一角
后从河内坐了一夜的大巴到顺化。从17世纪到本世纪40年代,顺化曾先后为越南旧阮、西山阮和新阮封建王朝的京城,是越南的三朝古都。越南北部在古代长期为中国领土,后来又做中国的藩属国,因此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其顺化皇城可以看作是一个缩小版的故宫。据说顺化皇城的建造参考了明朝紫禁城的蓝本,它的大门很像故宫午门,进去再看,竟也是中轴式一殿一广场的渐进格局。
芽庄是越南的海滨城市,被称为拥有越南最好的城市海滩,蔓延数公里。但在我看来,芽庄是最不像越南的城市,反倒有点像中国的海南,包括坑爹的报团游、熙攘的中国游客,以及宰客的店家。很少跟旅行社的我竟临时起意,报了一个四岛游,很是无趣,很是无趣。
婆那加占婆塔,一座印度教寺庙,建于公元7-12世纪
最后去了胡志明市。相比于这个名称,我更喜欢它原来的名字——西贡。杜拉斯在小说《情人》中,讲述的法国少女与中国阔少凄凉动人的爱情故事,便发生在西贡。这里是越南经济中心,也是最大的城市。建筑、街道皆为法式风格,路上也多外国人。漫步在西贡街头,我经常会想起《情人》中那句经典的开头: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去机场的车上,看西贡夜晚的灯光一一闪过,我不禁遗憾,若时间再长点就好了。
二、会安古镇
之所以把会安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我太喜欢这里了。
早在17世纪,会安便是东南亚最重要的贸易港口,因此聚集了大量的日本商人和中国商人,尤以中国商人居多,所以这里的华人社区才如此繁荣昌盛。会安有大量的华人会馆,包括福建会馆、潮州会馆、广肇会馆等,还有关帝庙、佛教寺庙、以及各姓宗祠。
在会安,有很多中国会馆以及寺庙、宗祠
与中国古镇大多为后来翻修的不同,会安古镇保存十分完整。既没有遭到战火的破坏,也没有因修建高楼大厦而拆过。现今完好保存下来的会安许多古建筑、古街道,体现了中国、日本、越南文化与建筑风格的有机结合。
日本廊桥
古镇的建筑最多不过两层,大都涂成了黄色,点缀上翠绿的植物、鲜艳的花朵、以及各式各样的灯笼,既展现了中华建筑的古朴和优雅,又融入了当地人的自然审美观和生活情趣。阳光洒在上面,甚是赏心悦目。有一刹那,我甚至想在那盘个小店,养条小狗,娶个越南姑娘,从此安稳度过生命。可一想到中国游客终究不会放过这里,只好放弃这个念头。
不多说了,上图吧。
三、奥黛姑娘
我知道好多人最关心这个,但我故意才写,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更纯洁一点儿。
之前只知越南新娘,不知奥黛姑娘。而且对越南新娘的了解,也仅限于看新闻,四川云南某偏远农村买了越南新娘都有孩子了却又逃跑了原来是人贩子和越南新娘一起骗钱的诸如此类的。而那些越南新娘也都长相一般,做朴实打扮。
到了越南之后,发现并非如此。越南女孩大多体形消瘦,虽比不上中国女孩白,却别样清秀。经常见身着奥黛的女孩漫步街头,奥黛为越南传统服装,类似于中国的旗袍,又有些不同。两侧开高叉至腰部,走路时前后两片裙摆随风飘逸,下半身配上一条喇叭筒的长裤。胸袖剪裁非常合身,尽显越南姑娘婀娜的身段。如果是在夜色里,放上一段款款的音乐,一个穿长衫的越南女子站在那里,就是一个异国版的“花样年华”了。
在文庙、皇城等地,经常见即将毕业的学生,统一身着奥黛去拍毕业照。奥黛颜色不同,或鲜艳,或素雅,当一群身着奥黛的少女闪着铜铃般笑声飘逸而过时,相信无论是谁,也会感慨世间的美好吧。
越南学生经常去文庙,祈愿金榜题名。越南古代使用汉字,近代才有了自己的文字。
四、越南印象
一、越南食物多生菜,此生菜非彼生菜,而是一堆你叫不上名字的生菜。在你不确定是啥的时候,最好别一口咽下,否则就不会有我麻了一天的嘴了。粉米面跟中国差不多,偶尔佐料会有不同。或许是受法国影响,越南食物注重搭配及摆设,餐厅的服务也比国内好很多。越南的法棍很好吃,尤其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河内的生啤酒。
二、越南街头的外国人很多,比例远比中国要大。处处能见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背着大大的户外包,穿着宽松的衣服,一副凯鲁亚克《在路上》那种嬉皮士打扮。感觉跟到中国的外国人是来做生意的,而去越南的外国人是去旅行的。我坐过三次夜间卧铺大巴,跟很多同行的外国人聊过,他们不一定有钱,但都是热爱自由的人。
越南滴漏咖啡
三、越南人很友善,人也很朴实。他们对中国人态度也不错,至少不像宣传里说的那样反华。反倒是很多中国游客,有太多自我良好的感觉,认为有钱就是大爷(其实也未必比人家好多少)。而且在景区大声喧哗者,比越南本地人更甚。每次遇见,我都拉低帽檐,想装作没有看见。一个人有钱了,却这般素质,别人可能会重视你,但未必尊重你。个人如此,国家亦如此。
街头汹涌的摩托车大军
四、去了越南,我突然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国人理解的越南,正如台湾人理解的我们。我去台湾两次,每次看台湾电视里的大陆都哭笑不得,像一直停留在上个世纪,国家腐败黑暗,人民生活疾苦,连个茶叶蛋都吃不起,社会混乱无序,安全问题丛生……就连我们那个台湾司机都摇着头说:“不想去大陆,太落后了!”这跟我们看越南是多么类似!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有机会我叫上那个台湾司机,咱们抱着一盆茶叶蛋,在他面前吃上一整天吧。
谢谢赞赏!
赞赏
人赞赏
安徽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医院治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