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生菜选购 >> 秋香,上菜

秋香,上菜

 

(文末福利→→加菜!)

一头连着贫困地区

一头接着广阔市场

消费帮扶

把临夏人民的幸福与

鹭岛人民的餐桌连在了一起

昨天,一辆“消费扶贫”快车,跨越多公里,从西域高原来到东海之滨,车上的“乘客”是孕育了60天的“高原夏菜”。这是临夏县引进思明区优势企业——甘肃成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收成的首批36吨“高原夏菜”。

鲜甜高原菜“高原夏菜”入厦每天一车供应

昨天早上,“高原夏菜”新鲜登鹭,有西兰花、云南小瓜、甘蓝、西生菜、上海青、大娃娃菜等7个当季品种。

这些来自千里之外的“高原夏菜”,今年五月初种下,60天后成熟收获,口感脆甜,营养价值更高。

从临夏到厦门,多公里,路途运输耗时34小时,一般是当天下午起运,后天一大早就能在厦门上市,蔬菜保持新鲜。”甘肃成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秋香说。

这是今年成伯农业科技首批入厦的“高原夏菜”,接下来输厦物流车频次每天一次,每次运送量将达35吨左右。

西部“菜篮子”打造东西协作“高原夏菜”示范基地

临夏县海拔约-米,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接壤地带。夏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种植高原夏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五六月,是“高原夏菜”种植的最佳时间,到了7月中旬,还有板栗南瓜、水果玉米、油桃、杏子等应季蔬果陆续进入厦门市场。

甘肃成伯农业科技公司将用二至三年的时间,全力打造东西协作“高原夏菜”示范基地,通过产销对接、产地直销的方式,拓宽蔬菜销售渠道,提高种植收益,把这里发展为厦门在西部的“菜篮子”。

思明点“秋香”搭建优质农副产品入厦“绿色通道”

吃上千里之外“高原夏菜”的背后,得益于思明区的消费帮扶。今年春节后,临夏县北塬园区的亩蔬菜种植土地,被一家企业相中,签下了10年租期。

“租客”是厦门市绿百合食品有限公司,租下种植土地后,在当地注册成立“甘肃成伯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高原夏菜,让当地的农户也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种自己的夏菜、经营自己的商品,从中得到进一步的收益。除了供应给厦门市民,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形成定向采购。

“造血式扶贫”东西协作,走出产业化扶贫之路

仲夏时节,高原夏菜种植基地,长势喜人。目前,共种植莴笋、甘蓝、西兰花、娃娃菜等高品质高原特色蔬菜近20种,可以源源不断为厦门供应“高原夏菜”。

先锋乡徐马村六社村民唐尕兰和工友们,就在这里忙农活。像唐尕兰这样在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干农活的本地人有不少,目前已带动就近就业群众多人,预计明年可达余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输血式扶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造血式扶贫”才能真正改变落后的发展思路。通过引项目、帮产业、带就业,携手探索“以协作促企业、企业带动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户”的特色产业模式,促进贫困群众增收,思明区挂职干部,临夏县委常委、副县长苏智锋说。

通过在田间地头设立扶贫车间,由企业派出技术人员在育种、种植技术、施肥节点等环节进行指导,通过企业自己种、带动农民种,促进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高原夏菜鼓起了农民“钱袋子”

通过东西协作的互动

思明和临夏走出了一条

具有地域特点、促进稳定增收的

产业化扶贫之路

粉丝福利

留言分享

你对临夏/西北的印象

我们将抽取10人

各送1份高原夏菜(随机搭配)

直接配送到家!

(留言截至7月3日上午11点)

市民在哪里能买到“高原夏菜”?

即日起,“高原夏菜”将在“绿百合”线上线下门店实现季节性常态化供应。

线上手机登录“绿百合”小程序,岛内20元起配送;

线下将在绿百合生鲜超市各门店同步上架销售。

记者:崔晓旭曾宇珊

图片:沈威

值班编辑:悍马H2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yeechina.com/scxg/124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