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要问你切疙瘩,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平遥古城,除了悠久古老的人文景观外,怎么也算得上是山西面食文化的老祖宗。小城的面食有文字记载的就有一百多种,一般的家庭主妇起码也会做一二十种,就连平遥小伙也会做那么一两种拿手的。比如:切疙瘩,刀削面,擦尖什么的。。。。。。
社会上常流传一句顺口溜"中国面食看山西,山西面食看晋中,晋中面食看平遥",吃是一种文化,由于原料和环境的不同,各地方的人民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我国就有川菜、粤菜等八大名菜,但这些都是以菜和肉为主,然而山西面食却与众不同,是以面为主的一种具有独特风味,且被人们公认的美食。在山西一百多个面食品种中,以晋中地区为多,其中的平遥切圪塔早年只流传于平遥一带,是稀缺珍贵的面食佳品.而我就有幸是这个地方的后人之一,从小吃着妈妈做的,平遥独有的切疙瘩长大,因此,也就偷偷把妈妈的切疙瘩技术学到手了,每逢宴请宾客,总是把最拿手的平遥切疙瘩面食,展现给大家,自从有了自媒体,我就一直想推荐给大家,但是,总怕写不好,影响家乡的美味,这次是在鑫雨霏霏老师的鼓励下,才把家乡的美食推介给大家,同时也感谢老师这几天的培养、教育,使我们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接着,我就给讲讲:舌尖上的美味--平遥切疙瘩的制作方法:
主料:中筋面粉克冷水35克
辅料:鸡蛋、自制番茄酱、香菇
1、先将面粉用真棒好的冷水和好,盖保鲜膜醒发。
2、将打散的鸡蛋加盐入油锅炒熟后,加入葱姜蒜和自制番茄酱、香菇炒熟。同时开火坐上煮面的锅。
3、将面制成棒状抹油
4、将面压成长条,
5、锅里的水煮开,由左手托起面
6、再由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拇指三个手指头灵活配合,不断地将面的前端捏扁至一毫米薄左右,把约一个指头大小的面片切下来扔到锅里沸腾的开水中。
7、全部做完后少煮一会
8、出锅前煮一把生菜将面捞出
9、然后,浇上焯好的鸡蛋、香菇番茄酱,调匀,就可以开吃了!
1、圪瘩是平遥的一个方言,所以平遥切圪塔就更具地方风味。
2、当不同的面食在刚入锅中的开水时,因水的温度和面的形状不同,瞬间面与水的接触会使面进行定型的物理化学反应,对煮熟后面食的软硬度、滑润度和柔韧度产生决定性影响。
3、切圪塔不仅厚薄均匀,而且经手指头的反复捏压后下锅,使其煮熟后光滑有劲,加之其不整齐边缘有利于沾取更多的调和和菜汁,所以吃起来光滑细腻,咬起来津津有味。
4、好的切手一分钟可切下一百五十个疙瘩,煮过切圪塔的汤清如开水。
5、山西刀削面虽与切圪塔煮的程序相同,但因其中间厚,周边薄,又未经手指捏压,所以味道就差了许多。而普通面条因为一次要下锅许多,使锅中的开水会骤然降温,使面条的性质与前两种不同,而且因带面濮使汤为浑浊。平遥切圪塔的诞生与晋商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