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个食物谣言被央视打假啦

  医院订阅哦!

晚会有没有看?没有看不要紧。

关于健康辟谣的知识

这里来一个浓缩版。

1

存在相克的食物吗?

不存在

“食物相克”的说法一直流传,但营养学界对此说法普遍不认可。而且,大量的验证实验显示,食物相克完全经不起推敲。

年,生物化学家郑集曾经搜集了对“相克”食物,从中选出14对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遇到的组合,用老鼠、狗和猴子做实验,结果发现都没有什么问题。

年后,中国营养学会分别和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合作,进行了一些更严格的“食物相克”实验,由志愿者、对多种流传的“食物相克”连续食用一周,结果显示所有志愿者一切正常,没有异常。

举几个栗子:

柿子和螃蟹不能一起吃?

其实常见的“柿子和XX搭配”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柿子中的单宁含量比较高,单宁和蛋白质形成不溶解的复合物,不容易消化,使得有些人出现腹痛等症状。

但它还是跟食用量和个人的消化功能有关系的。如果是一位消化功能比较差的长辈,吃了大量的柿子或者黑枣,即便没有什么搭配,也都会出现胃柿石。

因此核心还是食用量以及食物本身其中的特殊成分。

菠菜豆腐?

再比如传言:菠菜和豆腐在一起吃会得结石,其实只是会稍微降低钙的利用率。

像所谓的鸡蛋豆浆不能一起吃等等,那些成分只是理论上影响营养价值,但并没有什么严重后果。特别是像很多食物在经过高温加热的情况下,很多抗营养素都已经失去活性了更并不用在意了。

注:抗营养素是指营养学领域,出现对抗人体吸收营养元素的成分。

谣言

这都是假的

总之完全不用听食物相克这个说法。

结论

因此,目前营养学专家都否定“食物相克”的说法,生活中所谓的“食物相克”都是不成立的。

大多数“食物相克”说法都是因为不洁饮食以及极少数的特殊过敏反应所致,一般来说不用太担心。大家真正应该担心是致病菌、寄生虫等真正的食品安全问题。

2

圆白菜造假?

圆白菜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蔬菜。之前网上流传一个视频,在视频中,有人用一种白色液体和绿色液体放入水中就制造出了一颗“包菜”。视频引起了网友极大恐慌。这圆白菜都可以造假?

1

2

3

4

5

6

5

6

结论

实际上,这组动态图截取自一段名为“FreshLettuceJapanStyle”的视频,早在年就有媒体报道过。它其实仿真食品工厂制作模型的过程,用的是聚氨酯,制作的圆生菜也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做展示道具的。

而且,这种道具蔬菜的价格比真的蔬菜贵多了!如果用它造假冒充真的圆白菜,“造假”的成本会非常高,比真的食物还要贵,这太不符合经济常识了,没人会这么干。

类似的,网上还流传有塑料大米、塑料紫菜等视频,其实也都是别有用心的人编造的谣言。

3

西瓜注射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给西瓜打针完全是得不偿失。

首先,西瓜皮虽然较硬,但是西瓜瓤是很脆弱的,瓜内部又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向西瓜内部用针筒注水,不仅要用很大劲,水也马上就会冒出来,注水的压力还会把瓜瓤压碎。最要命的是,留下的针眼会让细菌进入西瓜内部,这样的瓜存放不了一天就坏了,商家也卖不出去。

4

食物掉色是染色吗?

吃果蔬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掉色。很多人都担心是染色的。

其实,各种果蔬掉色的主要原因是含有水溶性的天然色素,比如花生泡水,水变红,是因为花生红衣中含有较多天然色素。而紫米、黑花生、黑枸杞泡水掉色,吃桑葚手指甲会变黑,这都是花青素在作怪。

5

食物可燃是造假吗?

食物可燃其实是正常现象。

食物要给人提供能量。提供能量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这三种物质本身就是通过在人体内“燃烧”释放能量,给我们使用。所以,食物可燃就太正常了,跟食品添加剂没什么关系。

6

葡萄的白霜是农药残留?

每到葡萄上市的季节,都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

其实,葡萄表面的白霜其实是天然蜡质,也是无毒无害的。而且,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果蔬,例如蓝莓、李子、冬瓜等,它们表面也有这样一层白霜。

实际上,农药残留一般都是一些微量物质,靠肉眼是看不见的。而果蔬表面的白霜,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所以不可能是农药。

7

柴鸡蛋更健康吗?

实际上,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柴鸡蛋或者土鸡蛋,它并不会比普通笼养的鸡蛋更营养。

而且,在现代化养殖场里,环境和卫生的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控制,还难免有风险;而完全没有监管,到处乱跑觅食的土鸡,它们被致病菌、二噁英等环境污染物污染的风险也更高,产的蛋反而可能并不更安全。

8

红皮鸡蛋更营养吗?

蛋壳颜色跟鸡蛋的营养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蛋壳中的颜色主要由三种色素组成,分别是原卟啉(protoporphyrin)、胆绿素(biliverdin)以及胆绿素的金属螯合物。这三种色素就像是色彩三元素,比例不同,形成的颜色也不一样。而它们的比例就完全靠基因来调控了。也就是说,蛋壳颜色跟鸡的品种有关,与它营养没有什么关系,挑鸡蛋可别“好色”。

9

人造的“乒乓球鸡蛋”

今年这期晚会中请到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沈群教授进行科学解读。其中谈到“乒乓球鸡蛋”弹性大主要原因就是在低温下保存时间过长,蛋黄里的蛋白质等组成因为受冻导致韧性增加。

顺便提醒,这种变性虽然不会影响营养价值,但毕竟口感会变差,因此还是提醒保存的时候要注意温度,距离冰箱冷凝管远一点。

节目中还显示了冷冻四个小时之后,再将鸡蛋煮熟的实验。发现冷冻后煮熟的鸡蛋蛋黄就已经可以“弹跳”了。说明这些鸡蛋不是假鸡蛋,主要原因还是一些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10

吃鸡蛋会使胆固醇升高吗?

很多人说不敢吃鸡蛋就是因为胆固醇的问题。确实,一个鸡蛋中含胆固醇含量接近mg。

每克的蛋黄中有1.51克的胆固醇,但是人体中的胆固醇大部分还是人体自身合成的。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吸收是会受到自身调控的,摄入很多的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吸收。

胆固醇对于人体也是必需的,特别是像婴幼儿都需要胆固醇,对于成年人来说合成激素也需要胆固醇。蛋黄很多营养成分,比如优质蛋白质、卵磷脂、脂溶性维生素等等,营养价值是很高的。

因此吃鸡蛋还是要不要丢弃蛋黄的,在膳食指南中都是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的!

来源:综合整理自浙江健康教育、丁香园、吃货研究所、营养师顾中一

觉得文章内容好吗~请给我们点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yeechina.com/scgx/11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