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简称“桂”,因桂花成林而得名。
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具有世界上典型的亚热带岩溶峰林景观。年央视春晚南方分会场承办权花落桂林。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构成了世上最美的山水奇迹,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桂林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有漓江蓝湾、象鼻山、伏波山、南溪山、尧山、独秀峰、七星岩、芦笛岩、甑皮岩、冠岩、明代王城、靖江皇陵、榕湖、杉湖、木龙湖等。
而我们所说的漓江山水最精彩的一段则在阳朔境内,桂林其他县区也有数不胜数的美景等着我们前去浏览。
漓江蓝湾、龙脊梯田、兴安灵渠、猫儿山、资江漂流、五排河漂流、八角寨、宝鼎瀑布等都会为你带来更多的惊喜。
在桂林市区内的开放型自然人文景区杉湖水之中,游客可以穿过水中隧道径直登上铜塔,这便是桂林著名的水上铜塔,此塔是中国铜艺术领域第一人朱炳仁留在中国铜建筑史上的巨大的感叹号,它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
中国的第一座铜塔;中国的第一座最高的铜质大型工艺美术建筑物;中国的第一座最高的水中之塔,成为桂林一大景点。
杨堤位于阳朔县北部,属于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区,境内群山耸立,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田园青山倒影花儿香鸟儿鸣蜂而忙人儿悠,山与水人与物融为一体,一派南国风光。
阳朔杨堤漓江景区主要以坐竹筏游漓江为主,从杨堤漂到兴坪,途经鲤鱼挂壁、童子拜观音、神笔峰、浪石风光、雄狮爬五指山、老人守苹苹果、八仙过江、九马画山、终点20元人民币背景图案处。
世外桃源是根据晋代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意境,结合当地的田园山水风光开发建设的。景区的游览方式主要分水上游览和徒步观赏。
水上的游览乘轻舟环绕湖光山色,园村舍,过绿树丛林,又穿山而出,沿途可经原始形态的迎宾、祭祀、狩猎,又可欣赏到民族特色的狂歌劲舞、边寨风情。
徒步观赏的民寨群是桂北各少数民族建筑的一个缩影,鼓楼、风雨桥、对歌台、花楼、长廊、图腾。
漓江风光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胜”之誉。从桂林至阳朔的83公里漓江河段,是漓江精华,还有“深潭、险滩、流泉、飞瀑”的佳景,是岩溶地形发育典型、丰富和集中地带,集中了桂林山水的精华,令人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
漓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为支流桂江上游河段的通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传统意义上的漓江起点为桂江源头越城岭猫儿山,现代水文定义为兴安县溶江镇灵渠口,终点为平乐三江口。漓江上游河段为大溶江,下游河段为传统名称的桂江。
灵渠河口为桂江大溶江段和漓江段的分界点,荔浦河、恭城河口为漓江段和桂江段的分界点。漓江段全长公里。沿江河床多为水质卵石,泥沙量小,水质清澈,两岸多为岩溶地貌。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桂林山水就在漓江上。
龙脊梯田地处海拔米的崇山峻岭深处,梯田海拔最高处米,最低米,垂直落差米,面积71.6平方公里;分为金坑和大寨瑶族梯田观景区、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主要景点十几个。
她以磅礴的气势、流动的线条,变幻的神韵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享誉中外,为天下梯田之望尘莫及,堪称“世界之最”和“天下一绝”,是桂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游客接待床位多个,为桂林黄金旅游线路之一。
象鼻山又称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位于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海拔米,高出江面50米,长米,宽米,山体占地1.3万平方米。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构成,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临江汲水,因而得名。
三月三是壮族传统歌节,又叫“歌圩节”、“歌婆节”,分日歌圩和夜歌圩。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正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二月八是瑶族传统节日,也叫“农具节”,是灌阳县传统的节日。每年的农历二月八日,农民都会把一些自己制作的农具拿到灌阳县城赶圩,当天县城是人山人海,灌阳县委还会组织一些文艺团体举办大型晚会。农具节上的农具包括粪箕、簸箕、米塞、箩筐、犁趴等等。
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节日当天早晨放鞭炮,连放3炮,以示吉庆。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致祝贺。届时,小伙子芦笙嘹亮,悦耳动听,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龙凤银角、银簪、银梳,踏着笙歌节拍,翩翩起舞。苗年的时间各地不一样,基本都是在秋收结束以后。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低处湘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之间,桂林的文化,总体来说更接近长江流域的文化。桂林不仅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令人神往,而且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也令人迷恋。
桂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桂柳片,口音与湖北、四川、贵州等地相似。桂林的建筑风格也与长江流域的相似,只可惜由于上个世纪国内战乱,加上日本鬼子轰炸桂林,老式桂林传统的建筑几乎全毁。
桂林有很多名产:桂林柚果大形美;夏橙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罗汉果乃“医疗保健之良药,清凉饮料之佳品”,被誉为“东方神果”;白果产量大,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质量居全国之首;月柿色泽金黄,肉甜味香,畅销澳、港和东南亚地区;荔浦芋个大味香,享誉京城。
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被誉为“桂林三宝”;葡萄,味美甘甜水份足;桂林米粉配料芳香,味道鲜美,尤以冬季上市的马肉米粉最受称赞;此外还有马蹄、禾花鱼、腐竹、灵川狗肉、恭城月柿、全州湘山酒等名优土特产。
桂林辣椒酱、桂林三花酒、桂林豆腐乳、桂林西瓜霜、桂林腐竹、荔浦芋、阳朔金桔、永福罗汉果、全州湘山酒、恭城月柿、恭城椪柑、平乐沙田柚、灌阳红薯粉、灌阳红薯酒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桂林的吃在全国可是有口皆碑的,地方风味独具特色,集酸辣的湘菜和清淡的粤菜风味于一体,桂林人的家常小炒受湘菜影响比较大,几乎餐餐离不开酸辣,餐馆自然也以适应桂林人的口味为首选。
当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餐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淮扬菜、闽南菜、潮州菜、西北地方菜、广西少数民族风味菜等也在桂林形成了气候。时尚餐饮也在桂林悄然兴起,正宗的西餐、中式简餐,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桂林米粉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
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
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凉拌粉等。
漓江四宝,声名远播,即:漓江长寿鱼、漓江泉水虾、漓江菊花蟹、漓江岩石螺,这四宝是漓江的特色小吃。
桂林米粉有许多种,最有名的是马肉米粉。它用特制的红烧马肉作配料,马肉鲜嫩味香,壮阳补肾。过去吃马肉米粉多用特制小碟来盛,米粉仅供一箸。
上面有几片薄薄的马肉,再加以几粒油炸花生,拌以桂林辣酱,风味特佳。一人一口一碟,可吃二、三十碟粉。已改用大碗,滋味不变。
马肉米粉以城中老店会仙楼的最为驰名,据说它开设于清代道光年间,原来设备不足,店面不大,但生意非常兴隆。
店主限定每日的出售量,以致后来的食客,只好等明天清早了。此外,桂林的街头巷尾都有米粉、米粉摊。
此外,民间手工制作的马蹄糕、板栗粽等也颇受欢迎。十二县也有名吃如恭城的油茶,用荔浦名产荔蒲芋制作的扣肉、阳朔的啤酒鱼和灵川狗肉等。
桂林三宝桂林三宝是指桂林享誉海内外的三种制品,即辣椒酱、豆腐乳、三花酒。有“桂林四宝”的说法,即在“桂林三宝”的基础上加西瓜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