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居然有我的家乡味道,下次想吃再不用等
内容来源:吃喝玩乐大搜索
本期编辑:齐航
本期栏目:掌北食堂
马上破五,标志着这个年也就快过完了,有鉴于此,掌北为您选择北京四家具有地方代表性的餐厅,如果这里有你的家乡,那么想再吃到家乡的味道,就不用再等一年了~
北京过年走访餐厅:花家怡园01
老北京豆酱
传统的京味肉皮冻,根据不同口味需求,有的人家喜欢加入鱼汤、鸡爪汤或猪手汤,总之是以冷却后可以凝结的食品作为原料,取名豆酱,一来缘于豆酱中常放入青豆、黄豆、豆干粒、胡萝卜粒等等,酱,是因为在冷冻成型之前,是酱棕色的浓汤。
02
熏鱼儿
请问哪里有鱼啊?这分明就是一盘猪头肉好吗?原来老北京人将猪头肉和小黄鱼一起熏制,成为“熏鱼儿”其色绛紫,味道醇厚。口感爽脆,咸而不腻,富含高蛋白营养元素。熏鱼儿系宫廷菜。由于制作工艺复杂,现已失传。此菜品由花家名厨根据史记记载以及宫廷菜传人的技艺传授,现已恢复,并以精湛刀工展示成品。
03
熏肘子卷烙饼
老北京的年夜饭桌上基本都会烙饼,这道熏肘子卷烙饼搭配了老北京臭豆腐、腐乳酱和虾酱三种酱料,既有主食,又有菜有肉,很实在。
04
京八件拼盘
美得像艺术品有木有?完全不舍得吃啊有木有?把传统的京八件做成了各种生动的造型,老北京“京八件”,就是京味糕点。旧时北京人探亲访友讲究送“京八件”。“京八件”原是清朝皇室王族在重大典礼及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礼品。“京八件”不但用料考究,还蕴涵着儒雅的文化色彩和皇室的高贵气派,后来从宫廷传到民间,因其味道香醇、造型美观,受到各阶层人士的钟爱,成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京城百姓礼尚往来的首选。
扬州过年走访餐厅:淮扬府01
全家福
全家福是扬州年夜饭的重头戏,也叫大杂烩,顾名思义,就是各种东西烩在一起。在家做的全家福不像餐厅这么精致,放的东西比较多,家里有点什么就往里面搁点什么。不过不管怎么变化,有几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鱼元、肉丸、蛋饺。淮扬府的全家福还加了蹄筋、鱼肚、鸽蛋和鹌鹑蛋,各种食材都各有各的味道,又吸收了汤汁的鲜美。
02
水芹菜炒豌豆苗
扬州的的年夜饭桌上少不了两样蔬菜,一道是水芹菜,另一道是豌豆苗。水芹菜中空,取“路路通顺”之意;豌豆苗在当地被称作“安豆苗”,取“平平安安”之意。不过淮扬府将这两道蔬菜搭配在了一起,三分之二的水芹菜加三分之一的安豆苗,水芹菜脆,回口甘甜;豌豆苗嫩,两者有机搭配在了一起。
03
古法清蒸太湖白鱼
鱼是到了哪儿的年夜饭桌上都少不了的,不过家里做的应该没有这么精致。淮扬府的这道太湖白鱼鱼肉鲜嫩,汤汁鲜美。
04
荠菜团子
扬州年夜饭桌上少不了的菜团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荠菜团子了。选取野生的荠菜,搭配咸肉碎、茶干碎、冬笋、猪油,荠菜占三分之二,其它食材占三分之一,包裹在和好的面团里。荠菜馅儿的清香,搭配咸肉、冬笋的咸鲜,猪油的香醇都融化在一起,太美妙了。
四川过年
走访餐厅:眉州东坡
01
腊味拼盘
腊肉即是腊月间腌制的熏肉。它的地位在四川特产中位居高位,也成了四川人过年过节,重大节日宴席上上不可缺少的开盘菜。四川人家家户户做腊肉,一次就做很多,可以吃到来年。
02
眉州香肠
和腊肉一样,是四川人团年饭上不可缺少的美食,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灌几斤香肠,一眼望去,每家的窗台阳台上挂着一条条整整齐齐、红白相间、泛着诱人油光的香肠。对四川人来说,没得香肠,就没得年味!
03
汤圆
据说四川成都一带,过年是不吃饭的,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就改吃汤圆或挂面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汤圆既有花生芝麻馅儿的,也有猪肉咸菜馅儿的。大年初一早上起来也要吃一碗汤圆。
广东过年走访餐厅:大东方酒楼01
全家福(盆菜)
盆菜据传起源于南宋末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一种杂烩菜式。传统的盆菜用木盆或锑盆盛载。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居入伙、祠堂开光或新年点灯,新界的乡村均会举行盆菜宴。现在一般家里做盆菜都是外面买一部分原料,自己做一部分。盆菜是圆形,有”团团圆圆“的意思,也有祈福来年赚得”盆满钵满“的意思。
02
好事就手(发菜耗士猪手)
这道菜里有生菜、生蚝和猪手,分别取的是生财,好事和顺手的意思,猪手炖得很软烂,生蚝很入味。
03
生财大利(猪舌扒生菜)
猪舌代表着大利,生菜有生财之意。生意人比较喜欢这道菜,代表来年的生意会顺顺当当的。猪舌有一定咬劲,汤汁入味。
04
金猴贺岁(猴头菇炖土鸡)
广东人的年夜饭桌上少不了”鸡“,有”无鸡不成宴“之说。鸡也代表着做事有计划,不过一般家庭的年夜饭上以白切鸡为多。
|